“鋼鐵搖籃”綠色蝶變 工業(yè)遺產“活”起來
二月二,龍?zhí)ь^,位于湖北武漢青山區(qū)的武鋼有限公司一片生機勃勃。66年前的7月1日,武鋼一號高爐破土奠基。如今,這座為新中國煉出第一爐鐵水的“鋼鐵搖籃”完成從鋼廠到旅游景區(qū)的“綠色蝶變”。
2月21日,武鋼文化旅游區(qū)正式開園。藍天白云之下,高聳的爐體分外雄偉,鐵紅的主色锃亮閃耀著歷史的榮光。
新中國鋼鐵長子成鋼鐵文化“活名片”
武鋼一號高爐于1957年7月1日動工興建,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產。從孕育、誕生到成長,一路承載著興國強國的鋼鐵使命。
2019年10月14日,武鋼一號高爐圓滿完成歷史使命,光榮退役。
“武鋼是新中國的鋼鐵長子。金色爐臺,紅色武鋼;紅鋼永紅,青山常青;鋼鐵報國,不負青山,這是武鋼彌足珍貴的精神特質!”武鋼有限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敖愛國介紹說,2019年武鋼一號高爐、一米七軋機雙雙入選中央企業(yè)工業(yè)遺產,2020年中國寶武武漢展廳入選中央企業(yè)紅色資源網絡展百家央企展館,2021年武鋼一號高爐入選第五批國家工業(yè)遺產名錄。去年2月,武鋼有限作出創(chuàng)建4A景區(qū)的決定。
敖愛國介紹,武鋼文化旅游區(qū)第一期規(guī)劃面積6.14平方公里,以“四圈一線”為基本格局,以國家工業(yè)遺產、綠色園區(qū)、智能制造為主景觀,以一號高爐、一米七工程、硅鋼搖籃為依托,以“十里鋼城、紅鋼綠園”為基礎,融鋼鐵工業(yè)文化、紅色基因文化、綠色生態(tài)文化、藍色科技文化于一體,全方位展示了新中國鋼鐵長子的“精氣神”。
昨日,武鋼文化旅游區(qū)迎來了首批參觀者。武鋼有限在廠區(qū)內建景區(qū),實現了“廠區(qū)”向“景區(qū)”跨越,生產區(qū)域與參觀區(qū)域相互交融,同時引入專業(yè)運行機構,實行市場化運營。一幕幕“廠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場景引得大家紛紛點贊。
武鋼一號高爐工業(yè)遺址公園是武鋼文化旅游區(qū)的核心區(qū),包括高爐爐體和鳳恩廣場,其中高爐爐體下方一樓為史料陳列展覽館,二樓復原了1958年9月13日高爐出鐵的歷史場景。在毛主席當年觀看出鐵的眺臺下方,一個觸摸屏仿佛隱藏著時光的暗門,將手放在上面,立即重現當年的情景,只見一條火龍從高爐出鐵口奔涌而來,順著出鐵溝滔滔流注,鐵水和鐵渣自動分離,蔚為壯觀。
“看,是誰來了?我們最敬愛的領袖毛主席,在重要的時刻到了這里!”眺臺上方的電子大屏同步播放當年毛主席健步走來的珍貴影像。而高爐前方的“鳳恩廣場”上,蒸汽機車仿佛把人們帶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穿過寬廣的鋼鐵門廊,“綠色低碳,鋼鐵報國”幾個大字緊緊聯(lián)結著歷史和未來。
據武鋼有限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該公司投入150億元用于生態(tài)環(huán)境升級改造,今年將完成超低排改造,達到A級績效企業(yè)標準。
“廠區(qū)綠化率達32%,這意味著22平方公里廠區(qū)范圍內,‘含綠量’約7平方公里。從空中俯瞰,彩色的廠房鑲嵌在花園、綠地之中,其間錯落分布著通身彩繪的高聳建筑和一座座氣勢磅礴的高爐。一號高爐位于七座高爐的‘天元’,分外奪目。”
市民可近距離“觸摸”鋼鐵企業(yè)滄桑巨變
昨日,首位購票前來參觀武鋼文化旅游區(qū)的市民江華玲說,她是武鋼下屬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自退休后已經十多年沒有再進過廠。她從網上獲知這里建成了文化旅游區(qū),第一時間就在網上預約了參觀。
“一走進廠區(qū),那個年代的火紅記憶就撲面而來,一種情感涌上心頭,讓我紅了眼眶。”江華玲回憶說,她第一次踏入武鋼,還是孩提時代參加冶金夏令營活動。那時的武鋼在她眼中是紅色的,礦山是褐色的。今天的武鋼在她眼中變成了藍色、綠色加紅色,感覺環(huán)境更好,廠區(qū)更綠,天更藍了。
武鋼有限技術中心熱軋所主任研究員宋暢一直從事磁軛鋼的研發(fā),其成果用于國家重大水電工程。“作為公司的一名員工,看到我們的廠區(qū)、園區(qū)如此生機盎然,我感到很自豪。”宋暢表示,自己在這種環(huán)境下工作,腳踏紅色步道,眼中是一片片綠色的草坪,心情很舒暢,也增加了工作的干勁。
據悉,旅游區(qū)正式開園后,將向社會公眾有序開放。人們可以通過預約實地踏訪,親身感受“新中國鋼鐵長子”的綠色蝶變,領略鋼鐵之美、感受鋼鐵之魂,把武鋼的“精氣神”轉化為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