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經濟不能只看一時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恢復向好,明顯好于二季度。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二季度增長0.4%,三季度增長3.9%。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9%。
從二季度的0.4%到三季度的3.9%,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又一次“壓力測試”,展現出強大韌性。綜合來看,三季度生產需求持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對比來看,中國經濟發展在主要經濟體中仍處于較好水平,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成績來之不易。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最大程度穩住了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付出艱辛努力共同奮斗的結果。
今年前2個月,我國經濟運行好于預期,3月份受國際環境變化和國內疫情沖擊影響,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回落,尤其是二季度經濟運行極不尋常,超預期因素帶來嚴重沖擊,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果斷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及時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堅持不搞“大水漫灌”,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三季度經濟繼續恢復向好。
風物長宜放眼量,觀察中國經濟數據不能只看一時。衡量中國經濟發展,增長速度是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短期波動中看到大邏輯大趨勢。科學分析中國經濟,要看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確、動力是否強勁、潛力是否充沛。在大海中航行,再大的船也會有一時的顛簸,但這是前進中的問題,我們有信心在發展中解決這些問題。
信心,來自堅強核心的掌舵領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決心和信心所在。
信心,來自長期積累的雄厚基礎。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2013年至2021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經濟增長率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特別是,我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信心,來自提質增效的澎湃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推動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經濟發展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據統計,2013年至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我國有14億多人口,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蘊含著無限活力和潛力。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這樣的大變局不是一時一事、一域一國之變,而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中國經濟航船駛入新航程,可謂風高浪急,潛流涌動。
以史可以為鑒、察往可以知來——
回望奮斗百年,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通過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不懈努力,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最為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
回看奮進十年,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之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面臨形勢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黨緊緊依靠人民,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化危機,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險阻,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前進道路從來不會是一片坦途。我們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更要看到,盡管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下一階段,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充分釋放政策效能,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動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強大。”面對重重挑戰,我們要以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既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創造更多機遇。
留言評論Message
我要評論e-magazine
上一篇:中國汽車品牌已經不滿足于把車賣到歐洲了
下一篇:中國經濟頂風前行韌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