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碳達峰方案呼之欲出
9月16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按照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總體部署,工信部配合制定了石化化工、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此前于8月下旬,中鋼協領導的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發布了《鋼鐵行業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提出了行業實施“雙碳”工程的四個階段。
“時間緊,任務重”,在采訪中談及鋼鐵行業的雙碳目標,不少行業人士對貝殼財經記者感慨。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資金仍是鋼企綠色低碳轉型的主要痛點之一。工信部在9月16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其牽頭組織了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標準研究工作,目前初步形成9類39項標準,條件成熟后將公開發布。
鋼鐵行業降碳“時間緊,任務重”
雖然鋼鐵行業碳達峰方案尚未公布,不過政策導向與行業意見層面,指導鋼鐵行業降碳的文件頻出。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領導的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于8月中下旬發布了《鋼鐵行業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毛新平介紹,《路線圖》提出了實施“雙碳”工程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30年前),積極推進穩步實現碳達峰;第二階段(2030-2040年),創新驅動實現深度脫碳;第三階段(2040-2050年),重大突破沖刺極限降碳;第四階段(2050-2060年),融合發展助力碳中和。
據悉,《路線圖》明確了中國鋼鐵工業“雙碳”技術路徑——系統能效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流程優化創新、冶煉工藝突破、產品迭代升級、捕集封存利用。
具體到企業自身,中國寶武是國內首家發布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的鋼企,其于2021年1月提出,力爭2023年實現碳達峰,2035年實現減碳30%,2050年實現碳中和。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鋼鐵行業綠色轉型路徑主要包括一是優化產業結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現高爐向電爐生產方式轉變,后期逐步發展高爐富氫冶煉等低碳冶金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助力無化石能源冶煉,實現源頭減污降碳。二是節能減排,通過生產運輸等各環節節能流程和技術、超低排放改造等推進,從源頭和排放兩頭進行綜合提升,實現噸鋼能耗和噸鋼排放指標的明顯改善。
“時間緊,任務重”,談及鋼鐵行業的雙碳目標,不少行業人士如此感慨。
目前來看,多方意見都提出鋼鐵行業將在2030年乃至2025年實現碳達峰。
今年2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亦提出,到2025年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
“鋼鐵行業是制造業主要的碳排放來源,其碳排放量約占我國排放總量的16%,鋼鐵行業可以說是碳減排的重點行業。”SMM鋼鐵分析師谷雨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我國當前高碳能源消費結構下,每年碳排放量約為百億噸,經濟發展及能源消費增長的需求與減排壓力并存,而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僅有30年,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谷雨表示,考慮到地方對于雙碳政策的積極響應,以及對落后產能的淘汰、置換等,加上壓減粗鋼產量的整體政策,預計2025年鋼鐵行業有希望達到碳排放的高峰。
低碳轉型資金仍是痛點,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標準有望發布
“工業領域,尤其是傳統碳密集型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融資缺口較大,需要更加靈活性、針對性、適應性的轉型金融支持。”工信部財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翁啟文在9月16日的發布會上表示。
對我國鋼鐵行業而言,進行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存在的資金缺口有多大?
“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在鋼鐵行業,從2020年到2060年,鋼鐵行業在煉鋼工藝優化領域面臨的資金缺口約為3-4萬億元,占整個鋼鐵行業綠色融資缺口的一半。”王國清援引了奧緯咨詢與世界經濟論壇聯合發布的《應對中國氣候挑戰:為轉型提供融資,實現凈零未來》報告。
有鋼鐵行業人士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鋼企的環保投資大部分仍來源于自有資金,企業技改存在投資大、風險大、短期效益不明顯等局限。
不過貝殼財經記者也關注到,為支持制造企業轉型,金融市場各類融資工具頻頻“上新”。
5月下旬,中國寶武旗下寶鋼股份(600019.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全國首單低碳轉型綠色公司債券,發行規模5億元,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子公司湛江鋼鐵氫基豎爐系統項目。
6月22日,由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推出的首批轉型債券發行,首批5家試點企業中,發行規模最大的為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募集資金為10億元,將用于山鋼集團子公司山東鋼鐵(600022.SH)萊蕪分公司新舊動能轉換系統優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
交易所的低碳轉型/低碳轉型掛鉤債券,以及交易商協會的轉型債均為低碳轉型領域的經濟活動提供了融資工具,其中轉型債還對發行主體所處行業予以界定,試點領域包括電力、建材、鋼鐵、有色、石化、化工、造紙、民航等八個行業,均為傳統高碳排放行業。
“通過債券市場為轉型項目進行融資將成為滿足傳統高碳企業轉型融資需求的重要途徑。”中證鵬元研究發展部研發高級董事高慧珂此前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預計在綠色債券市場參與度不高的傳統高碳排放企業,有很大積極性發行轉型債券。
針對傳統高排放行業往往面臨融資難這一問題,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常務理事邵詩洋此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技改項目資金主要來源依然是銀行。但此前因缺乏對低碳轉型項目的清晰定義及指導,且須兼顧機構自身的綠色指標,對于高排放行業的融資項目,金融機構的態度仍較為謹慎。隨著近年綠色金融的眾多標準逐步建立,金融機構的態度也將更為明朗。
“大家都在摸索階段,一些綠色金融的示范項目如果做得較為成功,后續可以基于這些項目實踐的案例,出臺一些更細化的標準體系。”邵詩洋認為。
據翁啟文介紹,工信部牽頭組織了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標準研究工作,通過確立相關標準,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對傳統行業綠色改造投入,目前初步形成9類39項標準,條件成熟后將公開發布。
除了資金負擔外,王國清還提出,較多企業在研發實力和人才儲備方面存在短板,也制約了鋼鐵行業整體的綠色轉型的進程。
需求不振,鋼鐵行業解決方案在路上
低碳轉型同時,受需求不振影響,鋼鐵行業正在經歷近年來罕有的艱難時刻。
據Choice統計,鋼鐵板塊58家上市公司中,26家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45家凈利潤同比下滑。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鋼協”)的統計數據顯示,受原燃料成本高企和下游鋼鐵消費需求下降、鋼材價格低迷的影響,今年1至7月,特別是二季度以來,鋼鐵行業的經濟運行呈現明顯下行趨勢,今年1至7月,累計虧損的鋼協重點統計會員企業共34家。
王國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后期在穩增長的推進下,下游需求有望在金九銀十環比有明顯改善,帶動市場實現震蕩回升,行業盈利有逐步修復的預期,但由于成本的堅挺及市場變化制約因素相互交織,行業盈利仍難恢復至理想水平。
“需求端的外在變化鋼鐵行業難以改變,但從行業自身來看,可以通過供給側的生產調節,以需定產,避免盲目生產和無序競爭,從而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王國清進而表示。
“目前市場的主要問題出在鋼鐵需求側,但現實解決方案在鋼鐵供給側。” 中鋼協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此前曾提出。
如何理解通過供給側尋找解決方法?
谷雨表示,對鋼鐵行業來說,可通過兼并重組、粗鋼壓減、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同時加強技術研發,轉型生產特鋼等新興材料,“SMM統計顯示,相較主營普鋼的鋼廠上半年虧損比例,主營特鋼的鋼廠虧損比例明顯更低,我們認為行業向高質量生產及新興材料的轉型是較為迫切的”。
首鋼股份黨委書記 、董事、總經理劉建輝提出,后續公司通過產線工藝優化與相關配套產線建設,有計劃地擴充高端產品產能,預計到2025年,電工鋼總量達到200萬噸以上,高端產品產量占比將達到70%以上
方大特鋼董事長徐志新在9月19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除穩定有序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外,還將與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等加強技術交流和戰略咨詢,促進公司品種結構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