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潤滑油如何從戰略藍圖到加速落地
從兩會上的代表熱議到博鰲論壇專家探討,“供給側改革”無疑是2017年度最熱門的產業詞匯之一。經歷了2016年“供給側改革元年”的洗禮,現在,更多的中國企業正在面臨著“改革深入年”的機遇與挑戰。由于行業性質的不同,供給側改革的深入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剛剛開始,有些則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績。
“如果說有一些行業注定要成為供給側改革的沖鋒隊的話,那么潤滑油行業一定首當其沖”面對供給側改革浪潮,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潤滑油產品的市場行情與多個供給側核心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這也讓潤滑油企業對供給側改革有著更深刻的體驗。
去產能沒有回頭路,供給側改革不是選擇題
早在2015年,中國潤滑油企業就已經體會到了市場需求下滑帶來的壓力,未來幾年,市場需求還會進一步緊縮的趨勢。既然去產能已經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保證企業的盈利及持續發展,就成為潤滑油企業乃至中國制造業所面臨的共同課題。對此,連續在15、16兩年的市場逆境中實現市場份額、利潤率雙重提升的長城潤滑油,無疑有著自己獨到的經驗。
想要在市場的寒冬中享受到春天般的溫暖,就需要在收獲的季節中做好充足的準備。當很多企業還沉浸在中國潤滑油市場需求量井噴所帶來的粗放式利潤增長時,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就已經將企業的發展重點放在苦練內功打造核心產品、布局高端市場上:2013年,號稱“全球第一吊”的4000萬噸巨型起重機由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正式交付使用。當世界再次為“中國制造”取得的驚人成就喝彩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流淌在這位“中國大力士”全身的“血液”正是來自長城潤滑油的智慧結晶。“潤滑油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很多時候都只能成為各種新聞背后的幕后英雄”長城潤滑油的研發人談到“但是當長城潤滑油的產品隨著遠洋油輪、航天飛船等高科技載體走向世界乃至太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為自己作為全球頂級潤滑油企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
技術上的深厚積累與高端品牌的成功打造,讓長城潤滑油有能力走出一條經濟新常態下的供給側改革之路。“去產能并不是中國工業走向衰落的過程,而是一場去蕪存菁的蛻變”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執行董事、總經理宋云昌認為,相當一部分低端企業的退出將會讓優質企業擁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因此無論是潤滑油行業內部的發展趨勢還是工業產業的外部需求,都將讓潤滑油產業進一步走向高端化、精品化。供給側改革并不是一道關于“要不要”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改革、如何走向高端化的問答題。
牽住市場的“牛鼻子”?供給側改革的先行者之路
2016年8月, 梅賽德斯-奔馳3年一度的配套潤滑油服務商招標項目在全球范圍內如約而至。在這一被業內稱為“全球頂級品質潤滑油試金石”的全球招標項目中,嚴謹的德國人首次將橄欖枝拋向了中國企業:長城潤滑油——中國潤滑油行業的旗幟——將再一次與眾多國際潤滑油品牌同臺競爭。
“能夠得到梅賽德斯-奔馳的主動邀請,標志著中國潤滑油已經具備沖擊歐美高端市場的實力,此次招標項目也將成為中國潤滑油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長城潤滑油的此次入圍,不僅是對長城潤滑油品質的肯定,更是對其在業內首倡對“技術+市場”模式對高度認可。
如果說供給側改革是一道中國制造企業無法回避的難題,那么長城潤滑油的“技術+市場”模式,無疑就是解開這道難題的一把“金鑰匙”:早在2012年,為了更好地應對潤滑油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長城潤滑油大膽地打破了先研發再銷售的傳統模式,讓研發人員走出實驗室與銷售人員一起組成項目小組,走到核心客戶的身邊做研發。通過這種全新的模式,長城潤滑油先后與豐田、北汽等多個企業合作組成了聯合實驗室,在新型機械研發階段就有針對性的進行潤滑油產品開發。事實證明,超前的商業模式帶來的是一系列劃時代產品及客戶滿意度的大幅度提升:AP齒輪油、長壽命十萬公里超長換油周期柴機油等新產品的出現改變了行業格局,長城潤滑油也成為這一輪“市場寒冬”中客戶滿意度逆勢提升的唯一潤滑油企業。
想要成為市場的先行者,一定要成為改革的先行者!在“技術+市場”模式取得成功后,長城潤滑油又將目光投入了更前沿的“互聯網+”領域:積極建立線上服務支持體系、打造物流網絡平臺,讓長城潤滑油的服務體系走到用戶的身邊。今天,擁有業內最大客戶服務中心及最成熟電商平臺的長城潤滑油,已經打造出潤滑油行業最完善的互聯網+服務生態體系。
當傳統企業還在向客戶兜售產品時,長城潤滑油已經走到行業重點用戶的實驗室,為高端用戶量身定制開發新產品;當傳統企業還局限于線下銷售、服務渠道時,長城潤滑油已經早早完成了線上生態的布局……長城潤滑油用自己的行動說明,只要積極改革,供給側企業一樣能夠走在市場前面、牽住了市場的“牛鼻子”。今天,牢牢掌握市場主動權的長城潤滑油,正在將目光投入一個全新的藍海。
?勇敢者的游戲??要改革更要新藍海
如果,在國內市場需求下滑之前未雨綢繆是一場智者的博弈,那么征服國際市場的藍海,則是一場勇敢者的游戲。在這場“游戲”中,長城潤滑油顯然已經是一個熟練的“玩家”。早在2003年,長城潤滑油就通過與中海運等公司的合作走出國門,開始了國際化布局。2011年,為了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長城潤滑油在新加坡投資建立了中國潤滑油在海外的第一家生產工廠。將海外工廠落戶在人工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卻擁有得天獨厚工業、貿易基礎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新加坡,長城潤滑油海外布局的野心可見一斑。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機械制造、工程類企業開始走向世界,而作為重型機械、物流、工程項目中必不可少的“工業血液”,長城潤滑油也肩負著與這些企業一起開發國際市場的重任。在海洋上,每兩艘中國籍30萬噸以上油輪便有一艘使用著長城潤滑油的產品,隨著海運市場的擴展,長城潤滑油也在全球17個重要港口建立了服務網點;在陸地上,長城潤滑油為中國鐵建、中國隧道、中國路橋、哈電等50多家中資企業的海外項目提供高品質的潤滑油產品,確保這些工程順利完工的同時,也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潤滑油企業的實力。
“中國企業走向國際要有實力,更要有勇氣。我們是中國制造的一張名片,國家的崛起則是我們最堅實的后盾”談到長城潤滑油的海外發展之路宋云昌感慨萬千。與中國企業的海外之路相比,想要真正完成經濟新常態下的供給側改革,無疑需要更大的勇氣與智慧。今天,中國的供給側企業已經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誰能夠通過積極的改革掌握市場主動權,誰就能走上新時代的發展快車道。作為供給側改革的先行者,長城潤滑油的改革之路也為同行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