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潤滑油護航“天問一號”順利升空,榮耀助飛中國火星夢
2020年7月23號,隨著一聲巨響,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踏上火星的征程,不僅標志著中國航天向深空探測邁出一大步,也推動中國空間技術領域實現多項突破。據悉,長城潤滑油為本次發射任務提供了全程潤滑保障,成功護航“天問一號”問鼎蒼穹,再度助力中國航天取得新的突破。
?
天問“問天”之難,跨越4億千米的星辰大海
?
眾所周知,人類進行火星探測的歷史幾乎貫穿整個人類航天史。但幾十年來,火星探測成功的概率統計下來還不足一半,可見火星探測難度極大。據了解,火星距離地球在5000萬—4億千米左右。距離非常遙遠,需要強有力的火箭將探測器的速度抬升超過第二宇宙速度,才有可能成功被火星的引力場捕獲。
如何保證發射天問一號的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強勁動力?除了精密的儀器和配套,潤滑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中國航天唯一指定潤滑用油,記者第一時間有幸采訪到了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航天潤滑油技術總監趙恒。“長城潤滑油參與了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或慣性制導系統所用的特種潤滑油脂的研制和配套服務工作。目前我國的火箭、衛星、神舟飛船都在使用長城潤滑油,伴隨行星探測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將繼續做好航天潤滑技術產品服務。中國航天設備飛到哪里,我們的長城潤滑油就跟到哪里!”趙恒表示。
?
長城潤滑油攻克技術難關,助燃中華火星夢
?
據了解,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系列”命名源于古代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探索精神,以及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
作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需要一次任務實現“繞、落、巡”3個目標。此舉是人類火星探測史上跨越式突破,注定會帶來更多更新的難題。為提高火箭的深空運載能力,科研人員對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進行了全面提升,將燃料升級成更加環保的液氧、液氫和煤油等燃料,航天燃料的變革對潤滑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潤滑油是與火箭燃料直接接觸的。燃料變了,潤滑油也要做到相應匹配,面對這一變化,我們必須勇闖難關、贏得挑戰。為此,我們進行了大量的驗證性試驗,來保證長城航天潤滑油能充分適應新型燃料,確保運行過程中發動機內關鍵運動部件得到充分良好的潤滑,與此同時,長城科研人員與火箭相關分系統研制人員進行了長期深入溝通,以確保本次火箭上潤滑油脂配套和裝配的順利,最終得以完成將“天問一號”運送到預定軌道的任務。”技術總監趙恒如是說。
?
近七十載血脈淵源,“匠心長城人”骨子里的“航天精神”
?
長城潤滑油因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的特殊使命而生,近七十年來,長城潤滑油與航天事業共同櫛風沐雨、奮力創新。從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到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工程、天問工程,長城潤滑油護航300多次長征運載火箭發射,高效助力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穩步發展,為中國邁入世界航天大國行列貢獻了不可或缺的潤滑力量。
緊隨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步伐和深空探測需求,長城潤滑油不斷沉淀“航天品質”,每一位長城人以自身的行動踐行著“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的匠心精神。這一點,可以從在研制航天器慣性制導系統--陀螺儀的潤滑油過程中看到縮影,由于陀螺儀必須浮在液態潤滑油中高速運轉,且內外壁間的縫隙極小(頭發直徑的幾十分之一),因此對于油品的清潔性要求非常高。長城的技術人員必須在百級潔凈度的實驗室里,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從頭到腳裹起來。同時為了保證大顆粒的過濾,油品必須依靠自然重力去流動,過濾過程十分緩慢,工作人員往往一站就是半天,出來后汗如雨下。正是這種敬業精神,在護航中國航天的近70年里,保證了長城潤滑油始終如一的品質與服務。
?航天事業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最高科研水平,航天級潤滑油產品也因具有使用周期長、粘溫性能好、穩定性高、無毒無害等特點,代表了行業的頂尖品質。在助力中國航天事業不斷發展的同時,長城潤滑油航天科技已經應用在汽車、電子、紡織、建材等諸多領域,為廣大用戶提供著航天級的潤滑保護,將航天級產品普惠到千家萬戶。